沒有人生來天天好 但可以活出好天天 ~教育與社福共同合作,打造跨專業合作的教保團
隊~
新北市柏翠非營利幼兒園
專案團隊提供|日期:112年9月18日
2019年新北市政府委託財團法人心路社會福利基金會辦理新北市柏翠非營利幼兒園,秉持心路社會福利基金會30多年來的專業經驗,並發掦基金會尊重個人、正直善良、熱誠關懷、追求卓越之理念,結合各項專業資源,投入幼兒園的經營管理之中。
落實推動融合之理念 創造優質的教保品質
心路社會福利基金會兒童服務處張曉芸處長表示,在做了這麼多年的巡迴輔導服務後,我們認為有需求的孩子若能夠在良好的環境下進行融合,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而且幼兒園有100多位孩子,就可以影響100多個家庭,從小讓孩子學習尊重及接納的態度,那推動融合教育是不是會更容易呢?既然基金會想要推廣社區融合,剛好非營利幼兒園也重視融合教育與社區融合,再加上基金會有豐富的專業能力跟團隊服務,所以我們覺得經營幼兒園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我們都是以正向的角度去看孩子的優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特色和限制,只看你怎麼去看待他、接納他、支持他,只要我們給予相對的支持,每個人都可以好好的生活,好好的跟每個人互動,這就是最好的融合概念!
我們深切的期待,每一個在柏翠幼兒園的孩子都能夠一起學習、遊戲跟成長。每個孩子都是社區的一份子,在社區裡能夠自然的融入,有自己的朋友互相支持成長,共享社區的資源;我們也期許老師能夠獲得充分的資源和專業知能,幫助孩子們適應與學習;更希望家長們能獲得所需的知識,協助孩子發展潛能,為自己充權,也為孩子倡議。這是一個理想的世界、美好的期待,也是我們所追求融合的終極目標,這需要每一個人攜手且持續的努力!
跨專業合作 用愛共同打造融合教育好環境
柏翠幼兒園在草創時期經歷了一段艱辛的歷程,因為教育系統的非營利幼兒園在財務、行政、人事管理上,都和社政、勞政體系的基金會完全不同。因此基金會為了幼兒園的設立,還特別修改了基金會的規章制度,為幼兒園單獨設立一套制度以保障幼兒園內教保服務人員的權益與福利。
梁瑞婷園長表示,基金會從76年成立至今,在行政管理和組織結構上相當成熟穩定,尤其在人事管理、財務審查、資安維護、資源共享方面,對幼兒園來說是最強而有力的支持。本園也很善用母會的資源,特別是早期療育的部份。目前孩子的障礙別又多又廣,再加上很多老師對特教只有概念,卻不知道如何在實務上去運用。所以母會提供專業人員服務,並與幼兒園共同擬出老師的培力計畫和教師助理的職前訓練,以提升教保人員的專業知能,減輕教保人員的壓力,也協助老師進行班級經營,幫助特生和一般生融合。
「支持」是最大的力量 共同打造美好的融合願景
處長重視幼兒園與基金會理念的一致性,如果理念不同,目標及成果也會不同。所以基金會重視與幼兒園的溝通協調,只要幼兒園有任何的問題,基金會也會去了解並處理問題;基金會對於幼兒園最大的支持除了行政管理和組織架構外,提供早療專業人員、治療師、社工的資源連結,特別是基金會成立社工、特教專業知能的柏翠幼兒園窗口,若幼兒園需要什麼諮詢與人力,窗口都可以提供資源。
園長也表示,基金會和幼兒園對園內的老師也給了很多的支持。像是新任老師進來園所時,會確認老師對於照顧特生的接受度,也會告訴老師照顧特生的計劃,並說明會提供哪些資源去支持老師,減少老師的擔心和恐慌;再來,園所也提供老師申請教師助理的人力支持,並請基金會協助進行教師助理員的職前訓練,讓教師助理員在教室中能提供老師更多有意義的協助。
基金會和幼兒園也強調對於老師教學與學習的支持,像是在了解老師需要什麼協助後,會邀請專家辦理一些課程講座,或直接請專家進入園所指導老師;甚至很多老師之前習慣用坊間教材,到這裡才開始學習寫教案。所以園所會不斷的辦理研習、開教學會議,並和老師討論,協助他們拋棄舊思維,學習用新的方法進行教學。
基金會和幼兒園更重視社區、家庭與孩子的支持;園所重視幼兒園和在地資源做連結,強調在地札根,著重於社區互動,讓有特生的家庭可以在社區自在的生活,享有該有的資源。而今年的畢業典禮,有一個要拿助行器的孩子,和班上同學一起表演、一起活動,家長感動到淚流滿面,老師也欣慰的哭了;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發現,融合教育與支持,能讓孩子和他的家庭獲得力量,也讓一般的家長看到,人雖有不足之處,但同樣能享有參與活動的機會與能力。
圖為新北市柏翠非營利幼兒園的畢業成長營暨感恩惜福餐會